古诗文网

曹贞吉人物头像

曹贞吉

曹贞吉(1634~1698) 清代著名诗词家。字升六,又字升阶、迪清,号实庵,安丘县城东关(今属山东省)人。曹申吉之兄。康熙三年进士,官至礼部郎中,以疾辞湖广学政,归里卒。嗜书,工诗文,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“南北二曹”,词尤有名,被誉为清初词坛上“最为大雅”的词家。

 

人物生平

  曹贞吉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中。高祖曹一麟,明嘉靖丙辰进士,吴江知县。曾祖曹应埙 ,太学生,为遵化县丞。祖父曹铨,太学生,光禄寺署丞。父曹复植为诸生,早卒。外祖刘正宗,崇祯元年进士,入清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,能诗。

  曹贞吉幼年丧父,自幼从外祖父刘正宗学诗,少年即有文采声誉。康熙二年(1663)29岁中乡试解元,次年以第三甲八十三名成进士,又6年授中书舍人,而此时他的弟弟申吉出仕已达13年之久,先后出任礼部、兵部、工部侍郎等高官。康熙十二年(1673)三藩之乱发生,时任贵州巡抚的曹申吉先是被部下裹胁出任伪职,后又以向朝廷传报机密被吴三桂杀害,曹贞吉随之陷入强大的精神压力和

 

文学成就

  曹贞吉工词,以南宋为宗。论词与朱彝尊旨趣相近。集中咏物词特多,有意学张炎、周密、史达祖诸家。如〔水龙吟〕《白莲》、〔解语花〕《咏水仙同家弟作》、〔南浦〕《春水用玉田词韵》、〔留客住〕《鹧鸪》、〔水龙吟〕《咏柳絮用坡公杨花韵》等首,都颇著名。陈维崧评《白莲》一首说:“欲呼先生作曹白莲矣。”抒情、吊古之作,如〔满江红〕《德水道中》,极为彭孙遹所赞叹;〔风流子〕《京口怀古》、《金陵怀古》、《钱塘怀古》诸首,陈维崧以为有“跳荡恢奇,激扬顿挫”之概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说他的词“大抵风华掩映,寄托遥深,古调之中,伟以新意”。吴绮选名家词,推为压卷。张之洞《书目答问》中所附“清代著述家姓名略”中,词

猜您喜欢

钟辐

钟辐,五代后周时金陵(今南京)人。有才学,气豪体傲。樊若水女,才质双盛,爱辐之才,结为夫妻。后周时至洛阳应诏试,中甲科第二,得意不还。一夕,梦其妻诗,怨颇深,辐怀愧答一诗曰:“还吴东下过蒲城,楼上清风酒半醒。想得到家春欲暮,海棠千树欲凋零。”后归家,则妻已亡数月,遂不仕,隐居钟山著书守道,寿八十余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

王应麟

王应麟(1223—1296),南宋官员、经史学者。字伯厚,号深宁居士,又号厚斋。庆元府鄞县(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)人。理宗淳祐元年进士,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。历官太常寺主簿、通判台州,召为秘节监、权中书舍人,知徽州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。其为人正直敢言,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、贾似道而遭罢斥,后辞官回乡,专意著述二十年。为学宗朱熹,涉猎经史百家、天文地理,熟悉掌故制度,长于考证。一生著述颇富,计有二十余种、六百多卷,相传《三字经》为其所著。

王珉

(351—388)东晋琅邪临沂人,字季琰,小字僧弥。王珣弟。有才艺,善行书,名出珣上。时有外国沙门为珉兄弟讲《毗昙经》,讲未半,珉即领悟。累官著作、散骑郎、国子博士、侍中。代王献之为中书令。二人素齐名,时称献之为“大令”,珉为“小令”。为中书令时,与嫂婢有情,嫂挞婢甚苦。婢善歌,珉好捉白团扇,因制《团扇歌》。

傅咸

(239—294)西晋北地泥阳人,字长虞。傅玄子。刚简有大节,好属文论。武帝咸宁初,袭父爵,拜太子洗马,累迁尚书左丞。数上书言事,建议裁并官府,静事息役,惟农是务。并谓“奢侈之费,甚于天灾”。惠帝立,拜司隶校尉。屡劾权贵,京都肃然。卒官。能诗文,今存《傅中丞集》辑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