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网

石崇人物头像

石崇

石崇(249年—300年),字季伦,小名齐奴。渤海南皮(今河北南皮东北)人。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第六子,西晋时期文学家、大臣、富豪,“金谷二十四友”之一。

生平

白手起家
  石崇是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的第六子,因生于青州,所以小名齐奴。他少年时便敏捷聪明,有勇有谋。
  公元273年(泰始九年),石苞临终时将财物分给几个儿子,只不给石崇。石崇的母亲向石苞请求,石苞说:“这孩子尽管年纪小,以后他自己是能得到财富的。”

好学不倦
  石崇二十多岁就担任修武县令,以有才能著名。后入洛阳任散骑侍郎,又迁任城阳太守。公元280年(太康元年),石崇因参与伐吴有功,被封为安阳乡侯。他在郡任职时虽有职务,仍好学不倦,后因疾病自求解职。不久,又被拜为黄门郎。
  石崇的兄长石统因事触犯了扶风王司马骏,有关部门

轶事典故

巨富痣
  石崇巨富痣,这个痣的位置比较难找,是在右肩胛骨最下端靠近脊椎的位置。石崇本来是古代的巨富,而这颗痣以他的名字命名意味着,有此痣的人无论男女都是以富得名的,动产和不动产经营都收入颇丰。

金谷园
  西晋石崇的别墅也叫金谷园。石崇是有名的大富翁。他因与王恺争富,修筑了金谷别墅,即称“金谷园”。石崇因山形水势,筑园建馆,挖湖开塘,园内清溪萦回,水声潺潺。周围几十里内,楼榭亭阁,高下错落,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,鸟鸣幽村,鱼跃荷塘。石崇用绢绸茶叶、铜铁器等派人去南洋群岛换回珍珠、玛瑙、琥珀、犀角、象牙等贵重物品,把园内的屋宇装饰的金碧辉煌,宛如宫殿。

家族成员

父亲
石苞,字仲容,西晋开国元勋,官至大司马,封乐陵公,卒谥号武。

兄长
石统,字弘绪。石崇长兄,西晋射声校尉、大鸿胪,儿子为石顺。
石越,字弘伦,石崇二兄,早死。
石乔,字弘祖,石崇三兄,曾任尚书郎、散骑常侍。后因不应晋武帝召命而令晋武帝怀疑石苞叛变,事后被废,终身不获仕官。后与石崇同被诛杀。儿子有石超、石熙。
石浚,字景伦,石崇四兄,西晋时名士,官至黄门侍郎,早死。石俊,字彦伦,石崇五兄,官至阳平太守,早死。

姐妹
石氏,石崇姊,嫁苏绍。

侄子
石超,石乔之子,在八王

猜您喜欢

丁鹤年

元末明初诗人、养生家,京城老字号“鹤年堂”创始人。 诗人,有《丁鹤年集》传世。 著名孝子,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。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,直到90岁去世。《四库全书》中收录的《丁孝子传》和《丁孝子诗》即是他的事迹。诗开篇赞曰:“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,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。”

戴叔伦
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
王台卿

王台卿,中国南北朝时期梁国诗人,代表作《南浦别佳人》、《陌上桑》等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蒋春霖

蒋春霖(1818~1868)晚清词人。字鹿潭,江苏江阴人,后居扬州。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,遭罢官。一生潦倒,后因情事投水自杀(一说仰药死)。早年工诗,中年一意于词,与纳兰性德、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,所作《水云楼词》以身遭咸丰间兵事,特多感伤之音,诗作传世仅数十首,称《水云楼賸稿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