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网

古风·其十九

唐代: 李白

西上莲花山,迢迢见明星。(西上 一作:西岳)
素手把芙蓉,虚步蹑太清。
霓裳曳广带,飘拂升天行。
邀我登云台,高揖卫叔卿。(登云台 一作:至云台)
恍恍与之去,驾鸿凌紫冥。
俯视洛阳川,茫茫走胡兵。
流血涂野草,豺狼尽冠缨。

西上莲花山,迢迢见明星。(西上 一作:西岳)
西岳华山莲花峰上,远地看见华山仙女。

素手把芙蓉,虚步蹑太清。
素手握着皎洁芙蓉,太空之中凌空而行。

霓裳曳广带,飘拂升天行。
身穿云霓做的衣裙,拖着宽阔的飘带,轻盈飘拂地升天而行。

邀我登云台,高揖卫叔卿。(登云台 一作:至云台)
她邀请我登上彩云高台,拜见那仙人卫叔卿。

恍恍与之去,驾鸿凌紫冥。
恍惚之间与仙人同去,驾着鸿雁飞入高空。

俯视洛阳川,茫茫走胡兵。
俯视中原一带,到处都是安禄山叛军。

流血涂野草,豺狼尽冠缨。
鲜血淋漓涂满了野草,吃人的豺狼都封爵簪缨。

译注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西上莲花山,迢(tiáo)迢见明星。(西上 一作:西岳)
明星:传说中的华山仙女。

素手把芙蓉,虚步蹑(niè)太清。
虚步:凌空而行。蹑:行走。太清:天空。

(ní)(cháng)(yè)广带,飘拂升天行。
霓裳:用云霓做的衣裙。曳广带:衣裙上拖着宽阔的飘带。

(yāo)我登云台,高揖(yī)卫叔卿。(登云台 一作:至云台)
云台:云台峰,是华山东北部的高峰,四面陡绝,景色秀丽。卫叔卿:传说中的仙人。

(huǎng)恍与之去,驾鸿凌紫冥(míng)
紫冥:高空。

俯视洛阳川,茫茫走胡兵。
洛阳川:泛指中原一带。走:奔跑。

流血涂野草,豺狼尽冠缨(yīng)
豺狼:比喻安史叛军。冠缨:穿戴上官吏的衣帽。

译注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西上莲花山,迢迢见明星。(西上 一作:西岳)
素手把芙蓉,虚步蹑太清。
霓裳曳广带,飘拂升天行。
邀我登云台,高揖卫叔卿。(登云台 一作:至云台)
恍恍与之去,驾鸿凌紫冥。
俯视洛阳川,茫茫走胡兵。
流血涂野草,豺狼尽冠缨。
  这首诗一般都认为写于天宝十五载(756),时洛阳已陷于安史叛军之手,而长安尚未陷落。诗中虚构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仙境,以此反衬中原地带叛军横行,人民遭难的残酷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乱的谴责。萧士赟注认为"此诗似乎记实之作,岂禄山入洛阳之时,太白适在云台观乎?"郁贤浩《李白选集》云:"疑安史乱起时,李白正在梁苑(今河南商丘)至洛阳一带,目睹洛阳沦陷,乃西奔入函谷关,上华山。此诗为天宝十五载春初在华山作。"朱谏注认为此时李白在庐山隐居。总之此诗写法奇特,前十句虚拟游仙之事,后四句忽然转入现实,前后形成鲜明对比。于此亦可见李白诗天马行空、想象奇诡之处。

赏析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西岳华山莲花峰上,远地看见华山仙女。
素手握着皎洁芙蓉,太空之中凌空而行。
身穿云霓做的衣裙,拖着宽阔的飘带,轻盈飘拂地升天而行。
她邀请我登上彩云高台,拜见那仙人卫叔卿。
恍惚之间与仙人同去,驾着鸿雁飞入高空。
俯视中原一带,到处都是安禄山叛军。
鲜血淋漓涂满了野草,吃人的豺狼都封爵簪缨。

注释
莲花山: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。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。
明星:传说中的华山仙女。
虚步:凌空而行。蹑:行走。太清:天空。
霓裳:用云霓做的衣裙。
曳广带:

创作背景

  此诗大约写于安禄山攻破中原之时。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,诗中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。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,远远看见了明星仙女。诗人用神奇的彩笔,绘出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。

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赏析

  这首诗一般都认为写于天宝十五载(756),时洛阳已陷于安史叛军之手,而长安尚未陷落。诗中虚构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仙境,以此反衬中原地带叛军横行,人民遭难的残酷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乱的谴责。萧士赟注认为"此诗似乎记实之作,岂禄山入洛阳之时,太白适在云台观乎?"郁贤浩《李白选集》云:"疑安史乱起时,李白正在梁苑(今河南商丘)至洛阳一带,目睹洛阳沦陷,乃西奔入函谷关,上华山。此诗为天宝十五载春初在华山作。"朱谏注认为此时李白在庐山隐居。总之此诗写法奇特,前十句虚拟游仙之事,后四句忽然转入现实,前后形成鲜明对比。于此亦可见李白诗天马行空、想象奇诡之处。

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李白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明堂赋》《早发白帝城》等多首。

猜您喜欢

满庭芳·水抱孤城

近现代:王国维

水抱孤城,云开远戍,垂柳点点栖鸦。晚潮初落,残日漾平沙。白鸟悠悠自去,汀洲外、无限蒹葭。西风起,飞花如雪,冉冉去帆斜。
天涯、还忆旧,香尘随马,明月窥车。渐秋风镜里,暗换年华。纵使长条无恙,重来处、攀折堪嗟。人何许,朱楼一角,寂寞倚残霞。

一络索·过尽遥山如画

清代: 纳兰性德

过尽遥山如画。短衣匹马。萧萧落木不胜秋,莫回首、斜阳下。
别是柔肠萦挂。待归才罢。却愁拥髻向灯前,说不尽、离人话。

女冠子·春山夜静

五代: 李珣

春山夜静,愁闻洞天疏磬。玉堂虚,细雾垂珠佩,轻烟曳翠裾。
对花情脉脉,望月步徐徐。刘阮今何处?绝来书!

忆秦娥·山重叠

清代: 纳兰性德

山重叠。悬崖一线天疑裂。天疑裂。断碑题字,古苔横啮。
风声雷动鸣金铁。阴森潭底蛟龙窟。蛟龙窟。兴亡满眼,旧时明月。

楚宫怨二首·其一

唐代: 李涉

十二山晴花尽开,楚宫双阙对阳台。
细腰争舞君沉醉,白日秦兵天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