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网

蝶恋花·喜鹊桥成催凤驾

宋代: 晏几道

喜鹊桥成催凤驾。天为欢迟,乞与初凉夜。乞巧双蛾加意画。玉钩斜傍西南挂。
分钿擘钗凉叶下。香袖凭肩,谁记当时话。路隔银河犹可借。世间离恨何年罢。

译注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译注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喜鹊桥成催凤驾。天为欢迟,乞与初凉夜。乞巧双蛾加意画。玉钩斜傍西南挂。
分钿擘钗凉叶下。香袖凭肩,谁记当时话。路隔银河犹可借。世间离恨何年罢。

  这是一首“七夕”词,用神话中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,比喻人间的爱情生活。

  开头三句讲述神话故事,把内容重新组合,从新的角度叙述出来:鹊桥已经搭成,催促织女起驾,前去赴会;牛、女分离长久,欢会为迟,上天垂怜,准许他们七夕相会。后两句,写七夕乞巧的民间风俗,小女子们着意打扮,既可见她们对织女星的虔诚敬重,又可见她们兴奋喜悦的心情,并且显得七夕民俗更加亲切。牛、女刚刚相会,马上又要分别。“香袖凭肩”两句的描写是相当传神的,相挽相靠,难舍难分,“谁记当时话”则是说极度的激动和悲伤掩盖了一切,连分手时说了些什么话都没有记住。最后把天上和人间相比较,牛郎织女虽然“路隔银河”,可每逢七夕仍有鹊桥相通,而人世间就没有这种福气了,不能相聚的痴男怨女们,什么时候才能消除他们的离恨呢?

赏析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鉴赏

  这是一首“七夕”词,用神话中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,比喻人间的爱情生活。

  开头三句讲述神话故事,把内容重新组合,从新的角度叙述出来:鹊桥已经搭成,催促织女起驾,前去赴会;牛、女分离长久,欢会为迟,上天垂怜,准许他们七夕相会。后两句,写七夕乞巧的民间风俗,小女子们着意打扮,既可见她们对织女星的虔诚敬重,又可见她们兴奋喜悦的心情,并且显得七夕民俗更加亲切。牛、女刚刚相会,马上又要分别。“香袖凭肩”两句的描写是相当传神的,相挽相靠,难舍难分,“谁记当时话”则是说极度的激动和悲伤掩盖了一切,连分手时说了些什么话都没有记住。最后把天上和人间相比较,牛郎织女虽然“路隔银河”

晏几道

晏几道
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“二晏”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《小山词》留世。

猜您喜欢

韩庄闸舟中七夕

清代: 姚燮

木兰桨子藕花乡,唱罢厅红晚气凉。
烟外柳丝湖外水,山眉澹碧月眉黄。

鹊桥仙·七夕

宋代: 苏轼

缑山仙子,高清云渺,不学痴牛騃女。凤箫声断月明中,举手谢、时人欲去。
客槎曾犯,银河微浪,尚带天风海雨。相逢一醉是前缘,风雨散、飘然何处?

他乡七夕

唐代: 孟浩然

他乡逢七夕,旅馆益羁愁。
不见穿针妇,空怀故国楼。
绪风初减热,新月始临秋。
谁忍窥河汉,迢迢问斗牛。

七夕歌

宋代:张耒

人间一叶梧桐飘,蓐收行秋回斗杓。
神宫召集役灵鹊,直渡天河云作桥。
桥东美人天帝子,机杼年年劳玉指。
织成云雾紫绡衣,辛苦无欢容不理。
帝怜独居无与娱,河西嫁得牵牛夫。
自从嫁后废织纴,绿鬓云鬟朝暮梳。
贪欢不归天帝怒,谪归却踏来时路。
但令一岁一相逢,七月七日河边渡。
别多会少知奈何,却忆从前恩爱多。
匆匆离恨说不尽,烛龙已驾随羲和。
河边灵官晓催发,令严不管轻离别。
空将泪作雨滂沱,泪痕有尽愁无歇。
寄言织女若休叹,天地无情会相见。
犹胜嫦娥不嫁人,夜夜孤眠广寒殿。

凤栖梧·甲辰七夕

宋代: 吴文英

开过南枝花满院。新月西楼,相约同针线。高树数声蝉送晚。归家梦向斜阳断。
夜色银河情一片。轻帐偷欢,银烛罗屏怨。陈迹晓风吹雾散。鹤钩空带蛛丝卷。